以初學者的角度,來看待電腦教學這回事。

標籤: dos

MS-DOS常用指令教學-REN,TYPE,ATTRIB

最後一戰…

這篇不是要講微軟的電玩大作「Halo」,而是自從寫了「MS-DOS與Windows,DOS還值不值得學習呢?」及「MS-DOS常用指令教學-CD,MD,RD,DIR」之後,最後的完結篇一直難產,我必需承認我有點懶惰,因為寫這個題目真的是有點吃力,每篇都「落落長」的,不過我最後還是迷途知返想通了,要回來完成最後一篇六個指令的教學,做事總該有始有終的吧!

最後一篇要教最後常用的六個指令,分別是「DEL、COPY、XCOPY」、「REN、TYPE、ATTRIB」,我先從後面那三個開始說起,因為前面的那三個指令比較難教。

DOS指令教學文章

REN、TYPE、ATTRIB

5). REN:更改檔案名稱

當在命令提示字元中輸入「help ren」就可以了解到REN指令的用途,由說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個指令是在「更改檔案名稱」的。而這個指令還有一個之前都還沒有接觸到的觀念,就是我們會在指令的後方指定「來源」及 「目的」兩個東西,之前教到的指令,後方都是只有一個東西,甚至沒有東西(不算參數的話)。

第一個示範指令:「ren 來源檔案 目的檔案」

一樣我們還是找之前的三位Tony大哥來做示範, 這三位分別是「tony.txt」及「tony0001.txt」及「tony0002.txt」,因為「tony.txt」沒有被編號,所以我想要把它改成「tony0003.txt 」第三號的tony,所以根據指令的格式,我應該這樣下「ren  tony.txt tony0003.txt」,如下圖的執行結果:

 

第二個示範指令:「ren 來源檔案 目的檔案」(加入萬用字元*)

有時候要是有多個檔案要更改的話,一個一個改會很累,抓住每個檔案的相同之處,我們可以一次一個指令就搞定。例如:我要將三位tony的副檔名「txt」,全換成「abc」,我就可以這樣下指令「ren tony*.* tony*.abc」
第一個星號(*):代表tony的0001、0002及0003;
這二個星號(*):代表任何副檔名,在這當然是代表txt;
第三個星號(*):也是代表tony的0001、0002及0003。

上個例子也可以這麼下「ren tony*.txt tony*.abc」會有一樣的結果。

我們已經將三位tony改成abc了,那如果我還要將這三位改回來呢?

我就可以這麼下「ren *.abc *.txt」,它就會將所有副檔名是abc的檔案,全都將它的副檔名改回「txt」。同樣的你也可以這麼下「ren tony*.abc *.txt」。上面所述如下圖:

 

第三個示範指令:「ren 來源資料夾 目的資料夾」

ren除了可以改檔名之外,它其實也可以更改資料夾的名稱。

如下圖的示範,一開始我用「md tonyhouse」建立了一個叫「tonyhouse」的資料夾,按「dir/w」指令會看到有個中括號將tonyhouse框起來的東西([tonyhouse]),那個代表的就是資料夾的意思。

接著,我下了一行指令「ren tonyhouse andyhouse」,最後原本的「tonyhouse」就變成「andyhouse」了。

 

6). TYPE:顯示文字檔案的內容

「type」這個指令只要在它的後面加上文字檔的名稱,就可以顯示文字檔的內容,如下圖:

 

若你真的按奈不住,一直想用type指令來看「非文字檔」的話,你就試試看吧! 如下圖,我type了一個ntdetect.com執行檔,結果…真的是很精彩吧!

 

7). ATTRIB:顯示或變更檔案屬性

attrib這個指令經常的在我的文章裡出現,如「隨身碟病毒與無法顯示所有的檔案」,可見這個指令也是相當的常用,我也忘記在哪篇文章有說過,在Dos中,檔案有四種屬性,分別為「A保存」、「S系統」、「R唯讀」及「H隱藏」,我們可以用「+」來幫檔案加入屬性,用「-」來幫檔案去除屬性,還是不懂嗎?我來舉幾個例子你就會知道了。

 

第一個示範指令:「attrib」

只輸入一個attrib指令,後面什麼東西都不加的話,會顯示出目前所在的資料夾內所有的檔案屬性,如下圖,你可以看到,不管是tony的文字檔,還是andy文字檔,它們的檔案屬性都只有「A」,也就是說,這些目前的檔案屬性是「保存」的意思。

 

第二個示範指令:「attrib +r tony0001.txt」

接下來我將示範如何替「一個檔案」加上「一個屬性」,以
「attrib +r tony0001.txt」這個例子,就是要幫「tony0001.txt」加上「R」這個唯讀屬性,如下圖:

  你應該可以看到,當我下完那個指令後,我接著下了刪除的指令,就是要試試看「唯讀」屬性是否發揮作用了,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,當我下完del刪除指令之後,出現了「D:\Dos\tony0001.txt 存取被拒。」的訊息,意思就是代表「tony0001.txt」不給殺,也就是「R」唯讀屬性發生作用了。

同樣的,如果我要把加上去的「R」屬性去除,就下
「attrib -r tony0001.txt」。

 

第三個示範指令:「attrib +r +h +s tony0001.txt」

attrib指令一次只能添加一個屬性嗎?NoNoNo,attrib一次甚至可以加入「四個屬性,如「attrib +r +h +s +a tony0001.txt」,也可以一次將屬性完全去除,如
「attrib -r -h -s -a tony0001.txt」。

 

第四個示範指令:「attrib +r +h +s tony*.txt」

一次只能對一個檔案做動作嗎?NoNoNO,當然也是可以使用萬用字元,一次對多個檔案來做動作,例如「attrib +r +h +s tony*.txt」,這個指令會對所有的符合「tony*.txt」的三個檔案「tony0001.txt」、「tony0002.txt」及「tony0003.txt」做添加「R」、「H」及「S」的動作。

 

寫到這邊,文章又拖的太長了,看來最後的三個指令「DEL、COPY、XCOPY」又要延到下一篇了。

MS-DOS常用指令教學(一)-CD,MD,RD,DIR

在進行DOS的教學之前…

在還沒開始基本的Dos指令教學以前,若是你還不曉得什麼是「萬用字元」、什麼是「路徑」、「檔案及磁碟如何表示」的話,請看過「MS-DOS與Windows,DOS還值不值得學習呢?」了解後再過來看這一篇會比較恰當。

在這一篇文章中,我會教學大家如何使用十個常用的DOS指令,分別是「CD、MD、RD、DIR」、「DEL、COPY、XCOPY」、「REN、TYPE、ATTRIB」。

當你要使用DOS指令時,你可以使用WindowsXP的「附屬應用程式」裡的「命令提示字元」來練習。

原本想用一篇文章就介紹完這十個指令,結果我真是太天真了,最後我想可能會分成三篇文章來做這十個最基本、最常用指令的教學。

DOS指令教學文章

CD、MD、RD、DIR

cd、md、rd、dir是最最最常用的四個指令,尤其是cd與dir,你會發現到你每打兩、三個指令,一定有一個是這兩個指令的其中一個。

1). CD:顯示目前目錄的名稱或變更。

CD這個指令和音樂CD一點關係都沒有,「Change Directory」是它的原義,意思就是「變更目錄」。我們都會使用CD指令來切換、遊走於電腦裡的各資料夾,如下圖,一開始開啟「命令提示字元」時,此時的「命令提示字元」是「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EndUser>」,我們都是在這個大於符號「>」的右邊開始輸入指令;而大於符號「>」左方的「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EndUser」代表是目前所在的資料夾。

  第一個示範指令:「cd\」

當我在「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EndUser>」的命令提示字元之後,輸入「cd\」時,下一行的命令提示字元就變成「C:\>」了。「cd\」的意思就是切換到「根目錄」,不管我們處在電腦的任一資料夾內,只要輸入「cd\」之後,一律都是回到「根目錄」。補充說明一下,「目錄」和「資料夾」可以說是一樣的東西,因為以前在DOS都將「資料夾」稱做「目錄」,像「根目錄」、「子目錄」。

另外一個補充說明就是「C:\」及「cd\」的那個斜線「\」,這個第一個斜線和路徑之後的第二個斜線(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EndUser>)有著不一樣的意義,這個斜線代表「根目錄(root)」的意思,所以輸入「cd\」,才會來到「根目錄」,這個之後你就可以體會到了。

(註:當你進入到「復原主控台(電腦突然就不能開機了?NTLDR is missing)」時,你會發現到「cd\」不能執行,這時請你在「cd」與斜線「\」的中間使用「空白鍵」隔開,就像「cd \」這樣)。

第二個示範指令:「cd\windows」

cd\windows」的意思是切換到「windows」的目錄,事實上如果你是處在「C:\>」的話,想要進入windows目錄的話,你也可以輸入「cd windows」,就可以進入到windows目錄裡,而這兩個指令差一個「斜線」有什麼差別呢? 還記得上一段說到的第一個斜線「\」代表的就是「根目錄」的意思嗎?所以當你打了cd\windows後,電腦就會從「根目錄」開始找「windows」資料夾,如果有的話,就會進入,如果沒有找到的話,就會出現錯誤訊息。

所以「cd\windows」與「cd windows」的差別就是「cd\windows」會進入根目錄裡面的windows資料夾,所以不管你目前處在電腦的任何一個資料夾,只要輸入這個指令,最後都還是會來到「C:\windows」資料夾裡;而「cd windows」則會進入目前路徑裡面的windows資料夾,由於輸入這個指令時是位於「C:\」,也就是在C槽的根目錄底下,所以當輸入「cd windows」時,就會C:\裡的windows資料夾,不過如果你是在電腦裡其它的路徑輸入這個指令時,可是無法進入到「C:\windows」資料夾裡的喔!

如下圖,若要使用「cd windows」的話,要先到C:\根目錄,才有辦法進入windows資料夾。

  在任何的路徑下使用「cd\windows」都可以到達C:\windows。

  「cd windows」想要學「cd\windows」 ,可是一按enter,就撞到牆壁了(系統找不到指定的路徑。),它還是先使用cd\回到根目錄後,再執行這個指令吧!

2). MD與RD:MD(Make Directery)建立子目錄、RD(Remark Directory)移除子目錄。

和「CD」比起來,MD和RD的用法很單純、也很簡單,下圖使用「md newfolder」來建立一個「newfolder」的資料夾(目錄) ,輸入之後再用「dir」來查詢「newfolder」是否建立出來了。

  建立之後,緊接著使用「rd newfolder」來移除剛剛建立好的「newfolder」目錄,最後再用「dir」查詢,結果,「newfolder」真的不見了。

3). DIR:顯示目錄中的檔案和子目錄清單。

DIR這個指令會開始使用「參數」,最常用的參數有四個「/w」、「/p」、「/a」及「/s」。dir不加參數的樣子就如上圖所示,就一列下來,每列會顯示「檔案建立的時間」、「是檔案或是資料夾」、「容量大小」和「檔名或資料夾名稱」,這我們已經看過很多了。

第一個示範指令:「dir/w」

而第一個示範指令dir/w,這個/w就是指wide的意思,也就是會將檔案以「橫列」的方式顯示出來,如下圖,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在一個視窗中一次顯示更多的檔案或是資料夾

 

第二個示範指令:「dir/p」

下圖打「dir/p」指令時,你會發現到結果好像和「dir」是一樣的,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?其實這個「/p」的p代表是page,也就是會「分頁」,當檔案及資料夾數量很多且會超出一個螢幕可以顯示的範圍時,它就會以分頁的方式下去顯示,讓你一頁一頁的下去瀏覽所有的檔案及資料夾。要補充的是有個「<DIR>」這個東西代表的就是這一個是「目錄」的意思,若是那一欄沒有「<DIR>」就代表那一行是一個「檔案」

  要實驗這個指令最好的地方,就來到C:\windows裡吧! 那裡有好多的資料夾及檔案喔! 你可以輸入「cd\windows」來到C:\windows資料夾中,然後再輸入「dir/p」來試試看吧!

第三個示範指令:「dir/a」

「dir/a」這個指令如果你有看過我部落格其它的文章的話,你應該會不陌生,這個在「隨身碟病毒與無法顯示所有的檔案」裡有用到,在Windows中看不到隱藏檔沒關係,只要到Dos來輸入「dir/a」,病毒就拿你沒輒,任何隱藏檔都無所遁形(事實上也只有一種而已啦!)。要實驗這個指令就到C:\底下吧!

 

第四個示範指令:「dir/s」

接著是「dir/s」,你可以在C:\底下輸入「dir/s」試看看,會發生什麼事呢?是不是一頁一頁速度很快的一直顯示檔案呢?

不過這樣似乎做似乎沒有什麼意義,除了很酷之外。這個指令通常有二種用法,第一種是配合使用「/p」來瀏覽此目錄中所有檔案及資料夾,以及資料夾裡的檔案和資料夾,and so on以此類推,也就是輸入指令「dir/p/a」。

第二種就是要「找檔案」,通常會輸入「dir 要找的檔名 /s」,例如:「dir winlogon.exe /s」 ,請看以下的示範:

  上圖中,一開始我切換到了C槽的根目錄底下,輸入「dir winlogon.exe」,結果出現「找不到檔案」,當然找不到檔案,這是正常的,因為C槽的根目錄底下不可能會有「winlogon.exe」這個檔案的,如果有的話,那個是病毒,殺掉它吧!

結果我加上「/s」之後,dir指令就會去找C:\之下的所有的資料夾及檔案,來看看有沒有winlogon.exe這個檔案,結果,找到了二個winlogon.exe,分別位於
C:\WINDOWS\system32」裡及
C:\WINDOWS\system32\dllcache」裡。

 

第五個示範指令:「dir/p/s」

四個參數都示範完後,接下來就要示範混合的使用參數,「參數」它可以同時使用,譬如說:

「dir/a/w」以「橫式」顯示檔案(含隱藏檔)。

「dir/w/p」以「橫式」且「分頁」來顯示檔案。

「dir/a/w/p」以「橫式」且「分頁」來顯示檔案(含隱藏檔)。

「dir/w/p/a/s」以「橫式」、「分頁」來顯示所有目前資料夾以下的檔案及資料夾裡的所有檔案(含隱藏檔)。

你可以自己混著試試看到一個指令的效果。

MS-DOS與Windows,DOS還值不值得學習呢?

MS-DOS 與 Windows

MS-DOS說他沒有用,大多的人的確連用都沒用過,甚至有人連聽都沒聽過;
但說它有用,還真的很有用,對我來說,幾乎每天都會用到。

在我國中剛接觸電腦的時候,為了要玩一個遊戲,光是安裝遊戲,就要打一大堆指令,安裝好了之後,還要設定autoexec.batconfig.sys來「僑」那DOS的640K記憶體,遊戲程式才有辦法執行,可是也因為這樣,為了要玩遊戲才有動力去背那些英文單字,我國中的時候的英文成績平均起來大約只有十多分吧!每次考試都只「能」猜是非及選擇題,可是很奇怪,我雖然都不懂英文,可是在那個全英文的DOS環境中,卻能幾乎背起DOS裡所有的指令及常用的參數,真的是很不可思議,我小時候會的DOS指令甚至還比現在多,因為不常用的指令現在早就忘光了,這個就是為了玩「遊戲」。

所以DOS這玩意,對很多人來說是個惡夢,為什麼很多人以前電腦都學不好,就是因為這個DOS害的,因為DOS它…

  1. 是個黑白的世界。
  2. 指令一大堆。
  3. 要做任何的事都要在命令列上打一堆的指令,打錯一個字都不行。
  4. 不打指令來命令電腦,它就等在那裡動都不動。
  5. 軟體很難安裝,就算安裝好了,也不一定能執行。
  6. 記憶體很難「僑」,動不動就記憶體不足。
  7. 硬體安裝好之後,常常動不了。

而自從Windows出現後,人性化的介面,讓人更容易親近它,更容易使用它,程式安裝很簡單、硬體安裝幾乎都是隨插即用(Plug and Play)。

而安裝遊戲連國小都會,都是用滑鼠一鍵到底,而且不再需要「僑」記憶體了,
種種人性化的特性,反而讓現在大部份的人電腦能力愈來愈差,你說現在小孩子喜歡玩遊戲,他們能從這些簡單易安裝的遊戲中學到些什麼東西嗎?除非真的喜歡電腦,有想學電腦的任何東西的人,才有辦法真正學到東西的,光是沉迷遊戲是學不到任何東西的。

DOS指令教學文章

DOS還值不值得學呢?

那這個DOS,現在還值不值得學呢?在什麼地方還用的到呢?如之前有幾篇文章,之中就有提到DOS。

所以其實它還是值得學的,但幸運的是,現在你不需要學完所有的指令,目前如果你對電腦DIY、維修或是寫程式之類的有興趣的話,倒是可以學一些最重要的指令起來,把它常成是你的基本常識。

DOS是「Disk Operating System」的縮寫,中文叫「磁碟作業系統」,顧名思義這個作業系統主要就是在處理「磁碟」相關的事情,如「複製檔案」、「更改檔案名稱」、「查看檔案名稱」…等笒,幾乎都離不開「檔案」。

以下是我覺得重要的指令:

  • HELP:為Windows命令提供說明資訊。
  • CD:顯示目前目錄的名稱或變更。
  • DIR:顯示目錄中的檔案和子目錄清單。
  • MD:建立目錄。
  • RD:移除目錄。
  • DEL:刪除檔案。
  • COPY:將一個或數個檔案複製到另一個位置。
  • XCOPY:複製檔案和樹狀目錄。
  • REN:重新命名檔案。
  • TYPE:顯示文字檔的內容。
  • ATTRIB:顯示或變更檔案屬性。

扣除 HELP這個指令,約有10個最基常用的 指令。HELP只有在Windows裡的「命令提示字元」或是「主控台模式」裡才有用(我印象中在早期的MS-DOS 6.22時,是沒有這個help指令的),當你不記得所有的指令時沒有關係,只要用HELP來查詢,如直接打「HELP」就會出現所有的指令列表,如下圖:

  除此之外,也可以直接輸入「HELP 指令名稱」來查詢某一個指令的詳細用法,如查詢COPY的用法,就輸入「HELP COPY」,如下圖:

開始學DOS之前

在開始學DOS之前,你先要搞清楚「萬用字元」、「路徑表示」、「參數」,這些觀念建立起後,你會發現其實DOS簡單到不行。

1) 萬用字元:

DOS中有兩個萬用字元「*」及「」,我用查詢檔案指令「DIR」來做示範會讓人比較容易了解這個「萬用字元」的用處。

假設,在D磁碟的「DOS」資料夾裡有四個檔案,分別是「tony0001.txt」、「tony0002.txt」、「andy0001.txt」、「andy0002.txt」。

第一個指令:「dir」-> 會出現此資料夾內所有的檔案及資料夾。

  第二個指令:「dir tony*.txt」-> 只出現了符合的「tony0001.txt」、「tony0002.txt」這兩個檔案。

  第三個指令:「dir tony?.txt」-> 出現「找不到檔案」,也就是說這四個檔案沒有一個符合「tony?.txt」。

  第四個指令:「dir tony????.txt」-> 出現了符合的「tony0001.txt」、「tony0002.txt」這兩個檔案,結果和「dir tony*.txt」一樣。

 

注意到這些範例要告訴你「*」及「?」的精隨了嗎?為什麼叫「萬用字元」,因為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萬用字元來取代所有的文字,這樣會使我們輸入指令時相當的方便。在上面第二個指令「dir tony*.txt」與第三個指令「dir tony?.txt」,這兩個指令只差了一個萬用字元,卻有不同的結果,一個是找到兩個符合的檔案,另一個卻連一個檔案都不符合,從這兩個範例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看出,萬用字元「*」可以代表「零到多個任意文字」,而「?」則只能代表「零到壹個文字」。

所以以「dir tony*.txt」來過瀘資料夾內的四個檔案時,將會有「tony0001.txt及tony0002.txt」會符合「dir tony*.txt」這指令,這邊的星號「*」 即可代表「0001」及「0002」,那若是有「tony.txt」這個檔案,它符不符合呢?剛剛我們有說到星號代表「零到多個任意文字」,所以「tony.txt」若是也在那個DOS資料夾內的話,它也是符合這個「dir tony*.txt」指令的。

若是「dir tony?.txt」不符合「tony0001.txt及tony0002.txt」,那它可以符合出哪些檔案呢?答案是「tony.txt、tony1.txt、tony2.txt、tonya.txt、tonyb.txt…等等」,因為問號只能代表「零到壹個文字」,這就是為什麼我在第四個指令會輸入「dir tony????.txt」。

因為這個觀念很重要,我再以一個刪除命令「DEL」來證明這個萬用字元真的很重要,一樣的條件,在資料夾裡有四個檔案,當我想使用「del」來刪除所有的檔案時,我可以這樣下完四個指令來分別刪除檔案,如「del tony0001.txt」 、 「del tony0002.txt」 、「del andy0001.txt」 及「del andy0002.txt」 , 那如果有100個檔案的時候,那不就要打100行,難怪很多人都放棄使用DOS,不不不…,這種情況就是要你使用「萬用字元」,譬如說,想要刪除所有檔案時,可以這樣下「del *.*」,一行就搞定,這個「*.*」就是代表那四個檔案,第一個星號代表「主檔名」的部份,「句號」之後的「星號」即代表所有的「副檔名」。

那如果我只想要刪除tony0001.txt及tony0002.txt呢?此時你就可以這樣下「del tony*.*」或「del tony*.txt」或「del tony????.txt」或「del tony????.???」或「del tony????.*」,你可以看到方法很多,想要怎麼用就怎麼用,兩個一起用也可以喔!

2) 路徑表示:

我曾經在「電腦中毒怎麼辦?手動解毒移除教學」文章中有討到「路徑及檔案的常識」,內容如下:

  路徑的常識:

所謂的路徑就是 C:\WINDOWS\system32\ctfmon.exe,

它可以分解成 「C: 」、「WINDOWS」 、「system32」及「ctfmon.exe」,代表的意思即是有一個檔案叫「ctfmon.exe」,它被放在「C: 」磁碟的「WINDOWS 」資料夾的「system32」資料夾內。

由這個例子可以明白的看出每個資料夾都會隔著「\」斜線符號,而且電腦裡的「磁碟機」都是以「C:」、「D:」…稱呼,也就是所謂的C槽、D槽。

 

  檔案的常識:

接著同樣以上面的例子為例子,「ctfmon.exe」

每一個檔案都有一個主檔名和一個副檔名組成,中間以一個「.」(點符號)隔開,主檔名代表這個檔案叫什麼名字,主要是給使用者做記憶用,而副檔名就比較重要了,它代表了這個檔案是什麼樣的一個檔案,如圖片檔、音樂檔…等等。

早期DOS時代主檔名只有8位,副檔名為3位;而現在Windows時代,主檔名可以隨便取(當然不是要多長就多長,還是有限制的),副檔名雖然也可以取的很長,但是還是都以3個字為主。

 

3) 參數:

在DOS裡的指令為了要擴充它的功能及多樣性,通常都會有「參數」這個東西來讓我們使用,路徑使用的是斜線「\」,而參數則是使用這個倒斜線「/」

一個「dir」的例子,當dir沒有加參數時,是以下這個樣子。

  若是我們想要讓檔案「橫」著顯示的話,就可以加參數「/w」,指令就像這樣「dir /w」,執行後如下圖:

Powered by WordPress & Theme by Anders Norén